骗婚的主要表现,骗婚怎么识别,骗婚有哪些套路,法律上如何界定骗婚

发布时间:2025-11-22

很多朋友在准备结婚时心里都会有个疑问,对方到底是真心想跟我过日子,还是另有所图呢。作为一名处理过不少婚姻纠纷的法律工作者,我经常被问到“骗婚到底有哪些典型表现”这个问题,今天我就结合真实案例和数据,跟大家详细聊聊骗婚的那些常见套路,希望能帮到你。

一、骗婚到底是什么,法律怎么界定

骗婚在法律上其实是指以婚姻为诱饵、诈取他人财物的行为。简单来说,就是有些人打着结婚的幌子,利用婚姻的方式索要见面费、介绍费、结婚彩礼,骗取受害人钱款,然后以各种理由“退婚”、寻机逃离。

这里要区分一下,正常的婚恋交往也可能有欺骗,比如夸大自己的收入或职业,但目的是博取好感、维持关系,最终达到缔结婚姻。而法律上的骗婚,核心目的是非法占有对方财物。

从数据上看,根据对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判决书的分析,当事人在诉辩中主张对方“骗婚”的有2532件,但只有25个案件被法院明确认定有“骗婚”行为,更多案件因为证据不足无法认定。这说明骗婚在法律认定上是比较谨慎的。

二、骗婚的八大常见表现

根据司法数据和案例总结,骗婚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表现:

一是婚前隐瞒疾病、精神病。有些人会故意隐瞒自己的重大疾病史,等结婚后才暴露出来。

二是婚前隐瞒个人真实情况。比如年龄、学历、职业、家庭背景等基本信息造假。

三是故意隐瞒婚史。有些人已经结过婚甚至还没离婚,却隐瞒这一重要事实。

四是婚后携款失踪、离家出走。这是最典型的骗婚模式,收了彩礼后没多久就找机会逃跑。

五是婚后与他人同居,转移夫妻财产。结婚后不仅不真心过日子,还继续与他人保持不正当关系,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。

六是索取获得彩礼后,无共同生活。虽然办了结婚手续,但拒绝过真正的夫妻生活。

七是以索要钱款为条件,进行婚姻登记。把结婚当作交易,不给钱就不去领证。

八是索取巨额财物后,拒绝结婚。收了贵重财物后,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去办理结婚登记。

在这些案例中,当事人婚后共同生活时间不足一年的案件有212件,其中不足半年的有163件,不足1月的达66件,还有一些当事人婚后第二天便消失了。这些数据真的很让人震惊。

三、骗婚案件的特点和目标人群

骗婚案件通常有明确的特征。不法分子瞄准的对象大多是大龄未婚青年或急于成家的青年。这些受害者往往因为年龄压力或家庭催婚而降低了警惕性。

从地域分布看,骗婚案件覆盖全国30个省份,其中河南省的案件量最多,占总案件量的11.7%,其次是山东省和湖南省。这可能与当地的婚俗习惯和彩礼水平有关。

约69.04%的此类民事案件案由为“离婚纠纷”案件,19.2%的为“婚约财产纠纷”案件。其他还涉及民间借贷纠纷、同居关系析产纠纷等。

提起此类诉讼的当事人年龄多为20-30岁,占比约48.4%,其次是30-40岁间,占比约29.7%。老年人(60岁以上)占比约为3.4%,虽然比例不高,但往往因为积蓄有限而受损更为严重。

四、骗婚的新套路和升级手法

随着社会的发展,骗婚的套路也在不断升级。除了传统的骗彩礼手法外,现在出现了更多新花样。

比如有的骗子会伪造怀孕报告,以此索要更多钱财。还有的会伪造结婚证或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,让骗局看起来更真实。

更可怕的是,有些骗婚已经形成组织严密的犯罪链条。角色明确,分工合作,有人负责寻找大龄未婚男青年,有人物色女孩子扮演待嫁“新娘”,还有人充当“亲属”,把相亲大戏演足。

在平远法院审理的骗婚案件中,甚至有一对亲生姐妹花一齐上阵诈骗钱财。这些团伙作案的骗婚行为,往往让受害者防不胜防。

五、如何识别和防范骗婚陷阱

面对骗婚风险,保持必要的警惕很重要。根据我的经验,有几个实用的防范建议:

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征婚交友广告,对通过网络结识的婚恋对象,一定要对其真实身份和家庭背景做一定的了解和核实。

在结婚登记前,最好不要有大额的经济往来。婚姻需要深厚的感情基础,不能只靠物质来维系。

交往中保持必要的防范意识。注意鉴别对方的许诺和自我介绍,骗子在行骗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漏洞和破绽的。

一旦发现被骗,要及时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向公安机关报案。包括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都是重要证据。

六、遇到骗婚该怎么办,法律如何保护受害者

如果真的不幸遇到了骗婚,法律提供了相应的保护途径。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,三种情形下彩礼应当返还: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;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;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。

如果骗婚行为涉嫌刑事犯罪,可能构成诈骗罪。根据刑法第266条,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;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。

在实际案例中,法院对骗婚案件的处理是严肃的。比如山东临沂的一名被告人刘某,因骗婚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。这说明法律对这类行为是严厉打击的。

从我处理这类案件的经验看,婚姻是人生大事,需要慎重对待。既要保持开放心态去寻找真爱,也要有基本的防范意识。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真正的幸福,远离骗婚的陷阱。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