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法骗婚的认定,骗婚认定标准是什么,法律后果有哪些,彩礼能要回吗,如何收集证据
发布时间:2025-10-12
发布时间:2025-10-12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,听说身边有人结婚没多久就发现对方身份是假的、目的不纯,最后人财两空?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“骗婚”问题。婚姻法里其实并没有“骗婚”这个专门术语,但它确实是个现实存在的麻烦事,轻则损失钱财,重则可能构成刑事犯罪。
??一、法律上怎么界定骗婚行为??
你知道吗,骗婚在法律上更像是一种特殊的诈骗行为,核心在于“以婚姻为诱饵骗取财物”。法院判断的时候主要看三个关键点:首先是时间,骗钱的主观故意必须发生在结婚之前。其次是行为手段,得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,比如伪造身份、隐瞒婚史、虚构家庭背景。最后是财物去向,骗来的钱通常被个人挥霍,而不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。
但这里有个容易混淆的地方,就是骗婚和婚姻无效的区别。民法典规定的无效婚姻只有三种情况:重婚、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、未到法定婚龄。骗婚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婚姻无效,这点很多人都会搞错。
??二、骗婚都有哪些常见套路??
现实中的骗婚形式五花八门,比较典型的有女性骗婚,比如索要巨额彩礼后失踪、离家出走,或者短期内多次婚嫁。也有男性骗婚的情况,比如和富裕女性假结婚,离婚后获取巨额经济补偿。还有一种比较隐蔽,就是利用对方病重或神志不清时结婚,进而骗取财产。
不过话说回来,并不是所有婚姻不幸福都等于被骗婚。如果只是婚后发现性格不合,或者对方家庭意识淡薄导致婚姻无法维持,这通常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骗婚。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虚构事实和非法占有财物的主观故意。
??三、骗婚可能带来哪些法律后果??
如果骗婚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,比如诈骗金额达到立案标准(一般2000元以上),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。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;数额特别巨大的可能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。比如那个典型案例,任某某骗婚敛财150万余元,最后被判了11年有期徒刑。
民事方面,受害人可以要求返还财物。民法典司法解释明确规定,如果是以重婚、与他人同居等违反夫妻忠实义务为目的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他人,该行为无效,另一方可以要求全部返还。对于彩礼,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,或者虽然办理登记但确未共同生活,或者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,法院一般会支持返还请求。
??四、遇到骗婚该怎么办??
第一步肯定是收集证据,包括转账记录、聊天记录、证人证言这些。如果涉及金额较大,可以考虑向公安机关报案。要是已经登记结婚,那就需要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,并在诉讼中提出返还财产的请求。
这里有个实际操作中的难点,就是如何证明对方有“非法占有”的主观故意。如果双方结婚后确实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,甚至生了孩子,法院通常不会轻易认定构成诈骗罪。这种情况下,可能只能通过一般的离婚程序来解决财产纠纷。
??五、个人建议与提醒??
从我接触的案例来看,预防骗婚最关键的是婚前要多了解、别冲动。对于闪婚或者对方急于索要巨额财物的情况要特别警惕。婚前财产最好保留好出资证明,大额赠与更要慎重。
如果真的不幸遇到了,记得及时寻求法律帮助。2025年2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(二)进一步明确了夫妻间财产给予、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等问题的处理规则,对保护受害者权益更有力了。
上一篇:小型订婚宴流程,前期准备什么,场地怎么选,预算如何控制?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