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背后所谓恩爱
发布时间:2025-02-09
发布时间:2025-02-09
情感背后所谓恩爱
晨间婚恋情感的工作中,偶遇一对中年夫妇同行,他们闲聊之声,细碎而有趣,为我的工作增添了不少趣味。
男:“一会吃包子吧,怎么样?”
女:“好呀。”
男:“吃荤的還是素的?”
女:“肉的吧,肉的美味。”
男:“来两份肉菜,素菜也来一份,你想要尝尝吗?”
女:“也有点儿爱吃,你要吗?”
男:“咱们都挺想去的,待会儿我先去抢占位置,你随后来买些小笼包吧。”
即便这些零散之事已不再零散,两人却谈得兴致勃勃,商讨有度,不骄不躁。北方人鲜少如此温言细语,此地人烟稀少,众人惯于粗犷之声,婚恋间的细语亦似争吵,多言几句难免扰邻。
我忍不住回眸一瞥,竟似将这两位寻常人物遗失于人群中,他们貌不惊人,衣着朴素,却面容平静,笑容自然流露。他们未挽手同行,仅以颈肩相触,隐约流露出成人之间那份细腻的情感。
或许我略显决断,坚信凭借她们的交流沟通之道,定能看出她们夫妻间的深厚情感。纵然我所见的只是她们日常生活的一角,但这片横断面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与代表性,不容忽视。
这位表姨,夫妇俩都已步入八十高龄,谈及婚恋情感,言语间总显得格外和谐。他所说的每一句话,她都深感认同,觉得颇有道理。无论她有何打算,他总能给予恰当的建议,即便有时意见相左,也是以商量的态度共同解决。聆听他们的对话,总能感受到一种温馨而轻松的氛围。相较之下,我父母的对话则让我时刻提心吊胆,不知何时会爆发争执。他们的言辞总是南辕北辙,稍有不慎便会翻出旧账,相互指责,这样的婚姻生活虽能维持,但品质却难以称得上上乘。
有些人或许觉得他人谈论的尽是琐事,因而选择避之不及。然而,若能调整心态,以开放的心态去交流,即便是这些琐事也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偏差。
例如那样:
男:“一会吃包子,可以吗?”
女:“为何只限于吃包子这一种方式,难道不能尝试一些新颖的花样吗?”
男:“这回咱们吃什么,每次都得我说,你若不同意,那可不行。”
女:“在我心中,你是我的挚爱,可你竟连我偏爱何种美食都不了解,我还能对你有何期待?”
男:“你难道不清楚我偏爱何种美食吗?为何每次都要迁就你的喜好?”
这段对话并非虚构,而是我亲友与妻子真实生活的缩影。他向我抱怨,两人连一顿简单的饭都难以达成共识。在这情感纠葛中,“小笼包”可以替换成任何食物,如水饺、馍馍。关键在于,一切必须遵从她的意愿,而她却故意含糊,让他去猜。猜错了,她便不高兴,直到她先提出建议。总之,这种状况让人头疼,严重损害了彼此的感情。
下一篇:没有了